面對孩子輸不起的心態,我們怎麼做才是真正對孩子好?

本文來源:萌芽研究所BUD

作者:萌芽,世界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香港註冊社工,長期研究親子溝通和親密關係,創辦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

=============

就在這個周末,收到有朋友留言問我: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

這個問題一下子觸動了我,因為家裏有兩個孩子,難免也會發現這個現象。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段時間,哥哥弟弟玩猜拳遊戲,每次結果出來,Eric看自己輸了,突然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就嚎啕大哭起來,喊著說「我不要輸,我不要輸……」

不僅如此,我還記得之前社群媽媽分享過的情況:

孩子總是想拿第一,不管是在幼兒園的學習,還是和小夥伴玩遊戲,如果不是第一就會發脾氣,搶著要別人把第一給自己;

孩子總是期待表揚,很怕周圍的人不表揚自己,如果誰多批評了一句,指出作品裡不好的地方,就會出現暴怒、拒絕溝通等行為。

孩子「怕輸」到底是基於什麼樣的心理呢?

有沒有什麼方法幫助孩子更勇於接受否定和挑戰?

01.輸不起背後的原因是「自我意識」的發展

我先和大家介紹一下孩子怕輸現象背後的原理,這裡涉及到一個詞,叫「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

孩子的自我意識並不是出生後就有的,孩子最開始沒有辦法識別出鏡子中的影像和自己有什麼關係。

隨著孩子社會情緒能力的發展,大概在15~24個月的時候,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和周圍的人是不同的,也開始了解周圍環境的運作規則,這個時候孩子才會開始形成“自我意識”,並逐步產生基於自我意識的“自我評價”,這整個過程大多會在孩子2~4歲間完成。

對一個剛開始意識到自我的孩子來說,觀察、了解和評價自己的過程是複雜且混亂的。

首先,孩子會覺得自己什麼都做得到,認為自己是最棒的,並且孩子也會期待成人對自己的評價,因為孩子需要基於這些評價來鞏固自己對自己的評價。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出現自我評價後,孩子的情緒就會開始復雜化,除了最基本的喜怒哀樂,還開始出現尷尬、嫉妒、內疚、驕傲、羞恥等多種情緒。

孩子的“爭強好勝”、“輸不起”、“一定要第一名”這些表現,往往也發生在這個階段,某種程度上說,這是孩子長大的必經之路。

02 大多數的“輸不起”都是可以自然過渡的

孩子因為產生“自我意識”而出現的“輸不起”的現象,是暫時性的。

因為孩子在兩歲後,會產生另一種和“自我意識”相平衡的意識,就是“他人意識”。

孩子會逐漸地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自己的,還需要和別人合作、和別人溝通,有時候還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做法來配合他人。

對孩子來說,自我意識和他人意識的共存,構成了一幅完整的拼圖。他們會學習如何看待合作與比賽,而輸贏,也是合作與比賽的一部分。

理論上說,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兩到三年,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和學習自我和他人的平衡,並且建立自己的目標感。

我們可以通過引導孩子學習降低沮喪感,面對挫折,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來幫助孩子找到這個平衡。

通過全面的“挫折教育”,能夠幫助孩子學到如何面對現實與自我評價之間的落差感。只要我們方法得當,給到孩子足夠的信心,大多數“輸不起”的現象,都是可以自然過渡的。

03 父母面對輸贏的態度影響著孩子的態度

但如果孩子幾乎每次都“輸不起”,那麼,往往是孩子在面對輸贏時,參照標出現了異常。

這裡我們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和自我意識不同,他人意識中很多內容,比如利他行為的出現,是孩子通過社會模仿習得的。

也就是說,孩子會把大人的反饋和行為,作為對自我、對他人認識的參照標。

試著回想一下,當孩子哭著喊著說“不要輸”的時候,我們的回應方式有哪些?一般來說,負面反饋中最常見的有兩種:

  • 一種是直接誇獎,“哪裡有輸啊,我看看,我家寶寶最棒了”——這是片面誇大事實;
  • 又或者是表達沮喪,“唉,真可惜,就差那麼一點點就贏了”——這是過度負面情緒映射。

這兩種方法其實在社會模仿的研究中,都容易有偏頗。

當我們忽視客觀現實,對孩子的表現片面誇大、或者消極對待的時候,是不容易幫助孩子建立全面的自我認識的,更無法幫助孩子分清楚真實的他人評價。

慢慢的,孩子會變得過度“依賴”身邊的人的表情、言語和態度,最明顯的就是孩子會很注意爸媽的臉色,會根據爸媽的臉色來判斷自己到底“行不行”、 “好不好”。

而當孩子的內心價值不足以支撐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認知,孩子可能會自卑、退縮、徘徊、膽怯,這是常見的“逃避”表現;

還有一些孩子則相反,會變得爭強好勝,需要用別人的肯定和恭維,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感,彷彿只有自己做到最好,才能夠獲得其他人的喜歡和認可。

所以我們自己自身是如何看待輸贏,如何去看待孩子遊戲、生活、學習中的名次,都會對孩子面臨輸贏時候的心態有著很大的影響。

心態平衡的父母,能夠幫助孩子更自如地面對輸贏,也會讓孩子明白,面對難題時的沮喪、逃避、否定,都是人之常情,但也可以從中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嘗試想辦法找破局。

04 幫助孩子明白努力的價值,是引導關鍵

我們需要提醒自己的是,不管孩子在進行什麼活動,也不管孩子能取得怎樣的成績,我們首先要讓孩子知道的,是我們看得到孩子努力的過程,這個努力,是重要且有價值的。

有時候孩子對輸贏的判斷也會比較無厘頭,像弟弟有時連走路順序都要爭,“哥哥走在前面,我走在後面”;有時候會在意隨機結果“哥哥怎麼出石頭,我輸了” ;有時候也會計較反​​應速度的快慢,“哥哥搶跑,不要哥哥搶跑”,這些“想贏的心”都讓我們覺得童真又無奈吧?

但哪怕是這樣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要讓孩子明白努力的價值。

比如,面對孩子們玩隨機的猜拳遊戲,Eric輸了大哭時候,我首先做的是走過去擁抱Eric,並告訴他,“弟弟進步好大,哥哥喊剪刀石頭布的時候,你很快就出了石頭,我看到你在積極思考呢。”

其實比回應輸贏結果的話術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看到大家在這個過程中努力的地方。

可以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對孩子的支持,用我們觀察到的孩子行為作為切入口,引導孩子注意到這個過程中自己、和他人所做的事情。

如果孩子聽完了我們的觀察和陳述,還是哭泣怎麼辦呢?我會繼續強調:“弟弟努力了,但結果不夠理想,你覺得我們要怎麼處理才好呢?”用開放的討論和孩子一起去研究問題,試圖跟著孩子的線索尋找破局,這個過程也是我們能給到孩子的最直接的支持。

長遠來看,幫助孩子明白努力的價值,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這些積累都可以幫助孩子明白,原來活動、比賽其實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情。輸贏只是暫時的結果,比起只盯著結果,事件本身有著更多我們可以密切關注的東西。

這篇文章,並沒有那麼方法論,但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個更宏觀、整體的視角。

我也會看到,有時候哥哥跑得快一點,弟弟會沮喪地說“我輸了,哥哥跑得比我快”,但有時候又充滿鬥志,“哥哥,你先跑,我來追你啦”,這些都是很正常的表現。

“輸不起”的現象,只是孩子行為表現中一個非常小、非常小的維度,它會反覆,更會成長。

我們沒有必要人為地放大“怕輸”對孩子可能的負面影響,或者給孩子貼上“好勝心強”、“要面子”等標籤。

只有我們自己接受“輸不起”是一件正常的事,才可以一步一步幫助孩子積累足夠的能量,更好地面對自己和他人的評價。

最後只有當孩子可以跳出來,看待輸贏的結果時,他們才會知道如何保有一顆平常心。

這對父母來說,也是一場修行,從面對孩子的輸不起,到自己找到力量,學習面對生活、事業中的“得與失”、“成與敗”,不也是我們很重要的學習方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