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律的人,真的不累嗎?這裡有幾個例子

自律,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遵循法紀,自我約束。

當我們在說「自律」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說什麼呢?

是每天起床後一杯溫開水?

還是睡前打卡背單詞?

是衝著目標有效「自虐」幾個月?

還是從生活小事做起細水長流?

關於自律生活的養成之路,每個人的方法不盡相同。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些網友的「自律心得」,希望能喚起你的鬥志,2019還剩4個月不到,一切還來得及。

本文整理自豆瓣話題#自律生活的養成之路#

@徐慢貓

總有人好奇我每天獨處,大段的時間都用來幹嘛。今天想分享一下,我寫寫畫畫的幾個小本,每天都在記錄什麼——

1. 記錄飲食。

我有一個小本本,每天記錄飲食,這件事堅持好久了。

一開始是為了減脂,覺得每天「鄭重其事寫下來」,多少能督促自己少吃點。後來就成為習慣了。

2. 成功學日記。

這個講過好多次了。

每天都要寫下幾條「自己今天做得很好的事」,來鼓勵自己。

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沒關係。

沒有人每天都有大事發生,「質變」來源於細微的「量變」。

3. 財務目標。

前幾天看到的書上講:

「每天都工作的人,沒有時間賺錢。」

我認為,對於想要實現的財務目標,無論是理財還是業務拓展,每天都需要花費時間來思考。

渾渾噩噩的上班下班,不做其他思考,即使機會來到眼前也看不到。

4. 每日計劃。

即使手機備忘錄非常方便,仍舊習慣用紙質來記錄每天的計劃。

白紙黑字寫下來,就覺得必須要執行。

更有儀式感一點。

朋友問我,你這樣不累嗎?

講真,無論是工作,學習,穿衣,化妝,這兩年我越來越懶得回答諸如「累不累」這種問題。

不累謝謝。

如果人生只想輕鬆,躺著就完了,其他都累。

那些自律的人,真的不累嗎?

@九月麥地Wheat

說下我認識的幾個比較自律的人吧,其實他們都不覺得自己有多自律。

朋友m,早年北漂,30歲以後回老家做廚子。

後來自己開了個小餐館,養著2個娃,3條狗。

每天堅持跑步,堅持讀書,每周寫點小文章。

公眾號上隨便寫了一篇文章被伯樂發現了,改編成了劇本,該劇本在某大賽獲獎了,賣了20w。

現在m是個編劇了,還是每天跑步、讀書、寫作……對他來說這就是日常生活。

對了,那個餐館還開著,他說自己喜歡做菜。

朋友q,跟他認識時間比較長,熱衷各種考試。

當年以第一名成績考入他們市做公務員,再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省公務員……

去年通過了司法考試,還想考cpa。

他有個外號叫「字簍」,每天都寫文章,每天都看書,堅持多年,雷打不動。

現在是瞅著內容紅利在各種平台寫,每月能拿到3w。

據說他有次把某個平台寫倒閉了,因為稿酬都發給他一個人了……

最後,我。

前兩年是堅持跑步,半年跑了1742km,掉肉21斤;

堅持看書,一月最高看過22本,一本書能寫出稿費3k的稿子。

……現在嘛,去年開始下班後做副業。

主要渠道集中在寫稿,做運營,做排版,有的時候工作下班後真的好累好累好累,但是,堅持下班後19~24點做副業8個月,我收入激增了十倍,並且成功辭職轉行了,從一個財務主管,變成了自由職業,還搞了一個工作室,開始團隊合作啦。

其實,自律生活的關鍵是,你自律起來幹嘛?

你的目的是什麼?

你想做什麼,比你怎麼去做更重要。

沒有目的的自律,你天天跑步,天天看書,還是不行啊。

@秦南子

我所理解的自律,首先都是從時間的合理安排開始的。

比如不熬夜,早起床,每天都閱讀一點點。

所以這麼多年來,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作息時間框架表。

下面這兩張是最近製作的時間表,從生活和工作兩方面優化,涵蓋了每天的24小時,甚至包括周末。

和以前單身時候的自律相比,現今有了孩子,很多時候難免會被家庭的小瑣事打亂節奏,所以很多時候會有靈活的調節,但整體上都在按照計劃在踐行,讓自己變得更好。

刪繁就簡,不湊熱鬧,減少應酬,提高效率,是我經常自省的準則。

留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聯繫父母,閱讀,聽音樂,從而讓人生按照自己喜歡的調調前行。

除此之外的自律,也體現在飲食上,比如從來不吃冷飲,儘管辦公室冰箱裏有琳瑯滿目的雪糕,碳酸飲料,冰淇淋,儘管小年輕們每天都爭著品嘗,我都不為所動。

喝溫開水,偶爾根據心情,用小茶壺泡點綠茶,紅茶,菊花茶來品嘗,是我保持長久的習慣。

自律體現在方方面面,一直反省自己還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

所以儘管只是偶爾上豆瓣記錄閱讀和影音,看到這個話題,也抽一點時間和大家分享和探討,學習大家好的自律習慣。

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歡迎交流。

2019.6.17 晨

那些自律的人,真的不累嗎?

那些自律的人,真的不累嗎?

@黛茜的雛菊

有幾點想要分享:

1. 家庭對一個孩子習慣的影響簡直不能再重要,鑒於人性的弱點,優秀的父母絕對有強大的基因和自律性,孩子很難不優秀;

2. 作為一個出生在非常普通家庭的孩子,我在自律性這件事情上比同上的人晚了將近18年。不過我已經過了怪家庭、怪別人的階段…自己弱就自己弱,不要找理由;

3. 在我開始有了「我要過自律的生活的意識」這件事情上大概已經過了7年,我養成了每天早晚刷牙、疊被子、完整的用完筆記本、每年讀聖經一遍、每天寫日記、讀書做事盡量不虎頭蛇尾等等、不看娛樂節目(少讓電視、手機分散注意力)的習慣…但是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說早上6點起床,固定時間健身、要有產出!產出!!!等等;

4. 在讓自己變得自律的過程中,我真的意識到我是有多麼的軟弱。經常口號不能轉成行動,然後就會有悔恨的感覺「怎麼又沒有做到」;

5. 最後,感謝自己有一顆「打不死的小強精神」。我不再看我自己現在失敗的樣子,我會看我不停為了自律而掙扎的樣子,有一天我一定會到達「優秀自律」的那裏的~

那些自律的人,真的不累嗎?

@塞哦維呀

我的自律日常:

1. 堅持每天用時間軸記錄時間去向兩年零九個月。

2. 堅持每天看書六年。

3. 每天早起,周末也不會超過8點,規定自己在9點前吃完早飯。

4. 目前在學習法語,每天做聽力練習,周末復習一周所學。

5. 控制糖分攝入已半年,每個月規定自己吃能吃四次熱量高的食物。

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堅持做這些事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只是覺得這樣的生活方式讓我更舒適吧。

每一天都很規律,我比較喜歡這樣。

看書也不是為了學到什麼,純粹是一種習慣和享受;

學法語也不是為了從事這一行業和出國,就是很喜歡學習的過程。

(控糖那一點確實是為了身體健康和保持體重啦~)

最後才發現當你沒有任何目的地去做一些事時,那個過程才是最單純、充實的快樂!

那些自律的人,真的不累嗎?

那些自律的人,真的不累嗎?

那些自律的人,真的不累嗎?

那些自律的人,真的不累嗎?

那些自律的人,真的不累嗎?

那些自律的人,真的不累嗎?

@冬驚

自律有沒有用,以及它究竟是使人全面優秀還是全面平庸,要看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知識積澱有多少,常識是否健全,方式是否得當。

如果僅僅是為了儀式感,那麼它更大的作用是填滿你的生活。

按時作息當然是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但除了meet deadline之外,一定要在某個時間內完成某事其實也是一種執念,嚴格的時間表和固化的思維模式有可能會阻礙你進行更深度的思考與探索。

小時候我曾經非常自律,上學從不遲到,經常提前半小時到。

一旦有什麼事情破壞了我的時間表我就會十分焦慮, 不能按時回家簡直令人坐如針氈。

自律讓我從來不多管閒事,因為那會打亂我的計劃。

後來被打亂的多了慢慢意識到其實不必如此拘泥於時間表,計劃趕不上變化,多了解一下世界,了解一下別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學習,人不應該只是專注於自己的時間表,雷打不動地過自己的生活。

總是目不斜視反倒會阻礙你觀察周圍。

生活其實是流動的,只要最終事情做成了,就不算虛度光陰。

而適當務虛也有必要,很多靈感是在發呆放空和不務正業中誕生的。

這樣想之後,反倒多了一些豁達。

自律的真正作用應當是提高效率,促進人堅持完成目標,它的內在驅動力是你對目標的熱情,而不是每天幾點一定要做啥。

[irp]

[irp]

[i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