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千尋媽媽
當孩子行為越界,不聽話不配合時,你是不是也很生氣?
盛怒之下,你是不是也曾下意識地用報復性懲罰管教孩子?
「你再不好好吃飯,待會就別想看卡通!」
「你現在磨蹭掉的每一分鐘都是自己的,五分鐘後還沒洗漱完,明天的郊遊就取消!」
……
我一度以為,隨著千尋長大,我自己也在成長,不會再出現這樣的情況。
但就在一周前,理性的我也忍不住情緒失控,陷入到報復性懲罰帶來的惡性循環裏。
01.事情的起因
一個周四晚上,我和千尋商量好,提前半小時洗漱睡覺,因為她第二天要早起,參加幼稚園的「小學訪問日」活動。
洗澡的時候,千尋突發奇想,拿一個廢棄的沐浴乳瓶子做噴泉實驗。
她不斷將水灌進瓶子,再擠壓出來,玩得不亦樂乎,完全忘記了時間。
我和顏悅色地提醒她趕緊洗完睡覺,否則可能耽誤第二天的行程。
幾次提醒無果後,就有些生氣。
直到時針指向晚上十點,想到還有好幾份棘手的工作郵件等著處理,而她還在浴室裏自嗨,那一刻,我再也忍不住,朝她喊道:
「你現在還不從浴室出來,明天的活動就不要參加了!」
聽我這麼說,千尋的倔脾氣也上來了:「不參加就不參加!」
我一下子陷入了兩難境地。
現實是,我根本不可能剝奪她參加活動的權利,而這個無效懲罰,不僅沒讓她收斂行為,反而引發了敵意。
結果,我們兩個人都被這次衝突弄得很不開心。
她氣鼓鼓地,我也很受挫又內疚。
02.為什麼會下意識使用報復性懲罰?
一開始,我為自己找了很多理由,千尋太沒時間觀念了,說好的早睡,一遇到好玩的事,就忘光光;我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也太累了,工作家庭好難平衡……
但靜下心來想想,我發現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
面對孩子的問題,我第一反應是要管好她,糾正她的行為。
而不是先管好我自己的情緒,想想用什麼方法應對才有效。
我關注的是孩子行為,而不是我自己能做什麼。
P.E.T父母效能訓練課程的開發者托馬斯.戈登博士認為,父母這種「錯位的關注」是引發親子衝突最常見的問題,當孩子處於問題區,父母總想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代替孩子成為問題解決的主體。
生活中,類似場景比比皆是:
當孩子哭鬧,父母最愛講的話是:「別哭了。」一心想的是讓孩子停止哭鬧;
當孩子做作業不認真,父母在一旁怒氣沖沖地催促,一心想的是讓孩子趕緊完成作業;
……
我們在意的、焦慮的,都是孩子的行為。
只要孩子「問題行為」消失了,父母就會感覺好受。
這種心態下,急著解決問題的我們,就會下意識地使用那些簡單粗暴、看起來能快速見效的方式,比如報復性懲罰。
(有沒發現,大人情緒化起來,和孩子也差不多呢)
03.報復性懲罰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傷害?
塞爾瑪·弗雷伯格是美國幼兒心理健康和發展精神衛生治療領域創始人之一,著名兒童精神分析專家。
她總結出了報復性懲罰的兩個特點:
一力度過大,二毫無邏輯。
比如,孩子午飯時發脾氣,把飯菜撒到桌子上,激怒了父母。
這時候,他的父親說:「某某,你再搗亂,就不要吃飯了,回自己房間待著,吃晚飯時才準出來!」
對這位父親來說,他只是急著讓孩子停止破壞行為,不是真的想讓孩子在房間待那麼長時間。
但對孩子來講,這懲罰的力度遠遠超過了他能忍受的範圍,只會加深他覺得自己受到不公正對待的感覺,引起敵意和報復情緒。
他可能會把全部心思用來想像如何繼續反抗,而不是懊惱自己剛才幼稚的行為。
這對孩子的情緒管理培養很不利,容易激發叛逆性格的形成。
報復性懲罰的另一個特點是毫無邏輯。
盛怒之下,很多父母都會不假思索地抓住一項孩子在意的權利,把剝奪這項權利作為對孩子的懲罰。
就像前面講到的例子,氣急中,我用剝奪第二天參加活動的權利來懲罰千尋,因為我知道,她很重視這次活動。
只不過小孩子心性,當下有好玩的,就忘了明天的安排。
但沉浸在玩樂中的千尋,沒有親身感受後果,並不清楚玩水和活動之間的邏輯關係。
於是,聽到我的懲罰,她的反應是對抗。
她想的是「媽媽不喜歡我玩水,她在報復我。」而不是「玩水會導致晚睡,明天起不來,我就沒法參加活動。」
類似場景還挺多,只要我們認真回想,總是能想起一兩次。
「某某,你再不好好吃飯,今天的卡通時間就取消!」
(吃飯和看卡通沒有邏輯關係)
「某某,你不認真把這幾道錯題改完,待會別想下樓玩滑板。」
(改錯題和玩滑板沒有邏輯關係)
……
孩子從這種懲罰中反思不到任何東西,反而會邏輯混亂。
在他們看來,這更像是父母的報復行為,而不是自己行為不當導致的後果。
04.當事情再次發生,我會怎麼做?
1.把關注點放到自己身上
這是最近讓我受益很多的一個思路。
前面有講到,我們之所以會下意識用報復性懲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行為上面,急於糾正她的行為。
那麼,我要做出的第一個改變,就是分清哪些是我要關注的,哪些是我不需要關注的。
我不要盯著孩子的行為,快速解決問題。
而是要把關注點放到自己身上,首先確保我的情緒是穩定的,回應是理性的。
(每次這麼提醒自己,弱化衝突的效果很明顯)
最後,即便孩子沒有按預想的結果發展,我也不必被挫敗感圍繞。
我已確保自己的表現,如果事情還是沒有改觀,那就讓孩子學會承擔行為導致的後果吧。
比如,我不盯著千尋玩水這件事,而是想想我可以做什麼?
我可以講清楚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詢問她是否願意承擔,如果她表示可以承擔,我大可以釋然一些;
我還可以轉移她的注意力,告訴她我很希望她快點結束洗澡,和我一起玩臨睡前的小遊戲。
又比如,常見的「作業磨蹭」問題,如果父母不是盯著孩子作業一味催促,而是想想自己可以做什麼(幫助梳理解題思路、引導式的提問、一起做個計劃表等),效果就會比催促好幾百倍。
當我們不再將關注點放在孩子的行為上,而是放在自己可以做什麼上面,你會發現,衝突減少了,而我們更便捷、輕鬆地做到了教養目標!
2.把視角切換到孩子身上
切換到孩子視角,也是一個為憤怒情緒按下「暫停鍵」的好辦法。
朋友曾給我講過這樣一件事,讓我很感慨。
去年春節,他帶四歲兒子去洛杉磯的好萊塢環球影城,在侏儸紀公園裏人特別多,人多本來就有點煩,兒子這時候突然鬧著要抱,朋友很火大,忍不住呵斥了兒子幾聲。
沒想到,孩子大哭起來,朋友不得不蹲下去哄。
當他和兒子同樣高度時,突然發現,視線所及之處,全是密密麻麻地大人腿,好像掉入一個黑暗森林,太恐怖了。
朋友說:「那一瞬間,我突然有點傷心,我好像從來就沒有試著從孩子的視角去看看。」
我記得英文裏有句諺語叫:Put yourself in someone else’s shoes,中文翻譯過來就是換位思考。
這個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很多時候,當我們為孩子的行為火冒三丈時,忘記了從孩子視角看看。
吼過千尋後,我冷靜下來會想,她還是個5歲的孩子啊,貪玩本就是這個年齡孩子的天性,我有什麼理由要求她每時每刻,都像成人那樣準確規劃自己的時間呢。
回想一下吧,我們跟孩子發火的時刻,有多少真的是孩子的錯?
打翻的水杯,或許是「意願和能力之間的差距」;衣服上的顏料,或許是「創意與規矩之間的矛盾」;不肯睡覺的哭鬧,也許只是少了一句平心靜氣的安慰……
當你換個視角看過去,很多東西都會變得不一樣。
「蹲下來」這個詞,已經被說過太多遍,但又有多少父母真正理解並堅持運用呢?
我突然想到千尋最近剛學會的一個句子「站著說話不腰疼」。
每當我缺少同理心,她就會講:「媽媽,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這句話總是提醒我,站在我面前的是一個身高還不足120公分的小孩,我應該蹲下來,和她一般高,這樣就不會腰疼。:)
還真別說,蹲下來的時候越多,我生氣的時候就越少了,透過孩子的視角看過去,好像也沒有那麼多可生氣的。
兩個簡單卻有效的方法,你Get到了嗎?
當孩子哭鬧發脾氣、行為越界,總之讓你頭大很煩惱的時候,把握住這兩點:
把關注點放到自己身上,同時把看問題的視角切換到孩子身上,就會收獲巨大!(更順利的教養和更融洽的親子關係)
最後我想說,很感謝這次偶然的親子衝突,它讓我思考了很多,也改變了很多。
我愈加相信一句話:
每個孩子都是上帝派來的天使,她的到來,就是為了幫助我們成長為更好的人。
誰都不是天生懂得怎麼當父母,誰都會有情緒失控、大吼大叫的時候,重要的不是埋怨自己,為什麼做不好100分媽媽,重要的是,我們能透過生活中與孩子共處的小事,去反思、成長、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