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萌芽研究所BUD
作者:萌芽,世界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香港註冊社工,長期研究親子溝通和親密關係,創辦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
=============
我們常常以為用耳朵聽(hear),就已經是聽了,其實我們錯誤地翻譯和理解了孩子的很多話。
真正的聽,不僅要用耳朵聽聲音(hear)
更要用頭腦去聽內容(listen)和用心去感悟(Feel)
試著回想一下,你有沒有因為孩子的口出狂言而惱怒過:
去接在幼兒園玩了一天的孩子,沒想到孩子開口第一句是「不要媽媽來接,我要爸爸」;
搶走孩子的iPad或者遙控器,孩子就大聲說「我恨你」「我要打死你」!
督促孩子好好吃飯,不然餓了沒東西吃,但他們就是說「我才不餓,不吃!不吃!」
從這些對話裡,我們聽到的往往是孩子的「不要媽媽」「我恨你」「我要打死你」和固執的「不」。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子嗎?
當父母對著孩子的口出狂言而憤怒不已,聽不到孩子心聲的時候,孩子歇斯底裡的吶喊,就像是一場孤立無援的控訴。
很多時候,年幼孩子說的每一句話背後,都是他們內心需求的表達和渴望的轉述。
萌芽社群的媽媽Sharon跟我分享過一件事情。
她老公因為出差有大半個月沒有回家,那天老公終於在孩子睡前到家了。
Sharon和女兒正在讀睡前故事,老公走進臥室就跟女兒說:「爸爸好久沒有和你一起睡覺了,今天可以陪你和媽媽。」
結果四歲半的女兒不僅不開心,還開始用腳踢爸爸,嘴上拼命嚷著說著:「爸爸走,爸爸走!」
Sharon老公看到孩子這副陣仗,也有點受打擊,就真的離開了臥室,去客廳忙工作上的事情。
結果爸爸一走,女兒就開始哭,哭得稀裡嘩啦。
Sharon只好一邊安慰女兒一邊問,是不是因為爸爸太久沒回來,所以生氣了?
她本想孩子幹嘛這麼大了還鬧脾氣,本來老公出差回來一家人團聚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
女兒邊啜泣邊說,「我爸爸離開我太久了,我爸爸離開我太久了」。
這句話讓Sharon覺得很奇怪,於是她當晚給我留言,「萌芽,女兒這麼說,是生氣爸爸離開太久了嗎?她到底在想什麼?」
我是這樣回答的,「Sharon,我想孩子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她感覺爸爸離開兩天就像兩個月一樣,她不是生氣爸爸離開那麼久,是她好想爸爸,可是她又不知道應該如何表達那份生疏卻複雜的想念。」
這是一句笨拙而溫馨的情話,可惜爸爸媽媽都沒有聽懂。
當孩子對親情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就會感到孤獨與悲傷;當孩子的安全感沒有得到滿足時,她就會感到害怕。
一句「爸爸你走」,其實是在說,我好想念你,我也好想你可以主動擁抱我,因為我有點生疏,不知道如何面對分別那麼多天的你。
孩子的情緒處理機制並不成熟,語言溝通能力也並不成熟,很多時候他們的表達方式往往不能快速跟上想傾述的內容。
他們只能採用笨拙而又偏執的方式,用僅有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還有一些內心不能言說清楚的話。
這些話,不是用語言”說”出來,而是用眼睛、臉部表情、身體動作”做”出來。如果我們不懂得傾聽,就會聽不見。
孩子眼裡沒有小事,當他們內心掀起翻天覆地的變化時,我們常常一不小心就從他們身旁漠然路過。
大人:我會努力學習聽到你的心聲
作為父母,作為成人,我們理應更成熟。
成熟的標誌,不是一味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是即使在認為自己對的情況下,也要耐心聽聽孩子的心聲,讀懂他們所需要的,然後進行合宜調整。
正如「傾聽」一詞的釋義那樣:
“傾聽,就是用尊重的心態去理解其他人正在經歷的事情。”
“傾聽,需要全身心地去體驗那份內在的感受和需要,暫時把自己的判斷、觀點和恐懼放在一邊。”
“因為在交流中,人們首先並且最最需要的,尤其是在痛苦的時候,是被全身心地傾聽。”
而全身心地傾聽是需要練習的,我們需要學習怎麼克制住非傾聽式的回應,比如像在和孩子說話時,忍不住想要給出建議、說教和安慰的衝動等。
學習主動傾聽是一種好的方式。
相比「被動傾聽」,「主動傾聽」就像用頭腦去聽(listen)內容。
即便是最普通的日常交流裡,我們都需要通過一些方式讓對方感覺到自己是在認真聽,比如通過表情、肢體動作、簡短回應等等,讓孩子強烈感受到「我在聽你說」。
1. 我們可以看著孩子的眼睛跟他們說話,因為眼神交流可以幫我們讀懂社交信號,比如對方不開心或者憤怒等情緒,都能夠從眼神中很容易就識別出來。
而如果我們不看著孩子的眼睛,就不能體會到他們的感受和情緒,也就不可能明白孩子給自己的暗示。
2. 我們可以有一些肢體動作,比如:身體微微前傾,適度地微微點頭;
3.也可以用一些簡短語氣詞來回應,比覺得孩子說得對的時候,用一些肯定語氣詞「嗯」、「哦」,「是的」,「對」等等。
這樣的回應,不僅讓孩子覺得你在認真傾聽,還讚同他的想法,他會更加有動力說下去。
4. 如果和孩子發生了爭執,你不知道孩子為什麼生氣了,也可以猜測孩子語言和行為背後的需要,用 「你感到……是因為……嗎」這樣的句式,幫助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促進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要懂得區分需要和滿足需要的方式的區別。
比如,當我們從孩子手裡收走iPad,孩子開始大哭大鬧,我們就以為玩iPad是孩子的需要;但其實,玩耍才是孩子的需要,而玩iPad只是滿足玩耍需要的一種方式而已。
好的傾聽,是尊重孩子的一種方式,能讓我們最大程度地避免得出錯誤的結論,了解到孩子真正的想法和需求,甚至重要的線索。
更重要的是,孩子從小就會以身邊的人為模板,如果父母在人際交流裡不懂得傾聽,不善言辭,那麼孩子也無從習得傾聽和表達的技能。
如果每次說話時,我們都看著孩子的眼睛,那孩子在溝通中也會看著別人的眼睛;
如果我們懂得聆聽孩子的需求,並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那孩子在和別人交流時,也會懂得如何尊重對方。
這屆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沉默的孩子》是一個關於傾聽的更極端的故事。
在這個家裡,女孩天生有聽力障礙,她聽不到別人說的話,也無法正常地把想法說給別人聽。
她眼裡的家人往往是下面這樣一副情景。彼此歡聲笑語,她卻置身事外。
平時,大人們總是一副很忙的樣子,沒有時間耐心地停下來聽她說什麼。
在媽媽眼中,她就是個不愛說話,很安靜,搶遙控器還會發脾氣的孩子。
直到媽媽請了一個教聾啞孩子的老師來教她學說話。
她的聲音才第一次被聽見。
老師並沒有遵照女孩媽媽的意願,強迫女孩學說話,她教女孩手語,因為這才是適合聽障孩子的語言。
女孩學得飛快,因為有人能聽懂自己的心聲,她覺得很快樂。
每次,和老師一起學習手語,被傾聽,可以表達,是女孩最快樂的時光。
她不再是那個媽媽眼中沉默的孩子,而是一個喜歡軟糖、玩藏寶遊戲、調皮可愛的小女孩。
但在女孩的媽媽眼裡,聽見「孩子心裡的聲音」並不是那麼重要。
在老師提議家人一起學習手語的時候,她立刻以很忙拒絕了;還因為老師不能教會孩子說話,辭退了老師。
最後,女孩被送到了普通學校,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學,在那裡,沒人能聽到她想說什麼,她又變得沉默起來,回到了最初那個不快樂的世界。
其他孩子在操場上玩得很開心,只有女孩孤獨地站在牆角,抬頭看到了站在柵欄外的手語老師,用手語說出了沒跟媽媽說過的「我愛你」。
命運切斷了孩子的口語表達,媽媽切斷了孩子的手語表達,當世界上沒有人聽到孩子的聲音時,她的心靈也被關閉了。
每個孩子的聲音需要被聽見,誰願意冷漠和孤單地徘徊在溝通大門之外呢,要打開這道門,需要我們的努力。
而傾聽孩子的過程,就像是去學習一門與孩子心靈對話的手語。
這門技能,我們都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