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萌芽研究所BUD
作者:萌芽,世界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香港註冊社工,長期研究親子溝通和親密關係,創辦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
=============
如何跟孩子一起好好玩遊戲,是我跟很多家長都討論過的話題。
而其中最難的一點是,孩子總想著要贏比賽怎麼辦?
比如最開始玩桌遊的時候,我家兩個孩子都遇過「輸不起」,一碰到遊戲輸了,就把骰子扔在地板上;
換成兩個孩子對著玩遊戲,輸了,另外一個孩子都曾經對對方吼,喊著說,「我不要輸!」。
這些都是我養育孩子過程中真切經歷過的事情,但實際上,孩子害怕輸的行為繼續發展,遠不止在遊戲方面。
比如我前段時間就收到過求助電話,一個16歲的孩子,加入了校隊足球,但覺得自己的競技水平一直提高不快,所以提出退出比賽,不想參加接下來的市級聯賽。
孩子輸不起,或者總想著贏的行為,是每個孩子一定會經歷的階段,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把怕輸總想贏的心態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不想孩子成年後不知道如何面對和處理失敗,那麼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可以教孩子的,便是讓孩子真切感受有輸有贏的過程。
01.不要因為怕孩子輸,所以總讓孩子贏
讓孩子體驗輸、用平常心看待輸的過程,是每個家庭都必須要進行的一場「戰鬥」。
特別是我家裏有兩個孩子,他們兩天天都在我面前玩各種遊戲,輸贏真的是家常便飯。
但是對任何人來說,失敗的過程當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最開始的時候,孩子也往往做不到平常心。
我見過很多家庭,因為擔心孩子產生不愉快的心情,所以會寧可投降忍讓:
「好啦,都給你吧!」
「我家孫孫最厲害了,肯定是你贏啊!」
這樣子的結果當然會讓孩子喜逐顏開,但是實際上也給孩子的成長埋下了炸彈。
生活哪能一帆風順,越早教會孩子懂得失敗是可以控制,孩子才能越早積累面對失敗的平常心。
不能輸、輸不起的孩子背後的心理狀態是「恐懼」:
害怕一切失去控制,或者覺得自己很愚蠢。
所以我們深層次要幫助孩子面對的是意識到「恐懼也沒有什麼大不了」、「表現出害怕也沒關係的」,只要你能在行為和情感上讓孩子感受到這份支持,孩子就能夠慢慢積累面對輸贏的心態。
怎麼理解這個做法呢?
它指的是:允許孩子在失敗的時候發脾氣。
當孩子經歷失敗的過程,最開始的表現一定是接受不了,孩子可能會發脾氣、停止活動、把玩具丟到滿地都是,變得刻薄又討人厭,當孩子在表達這些害怕和恐懼的行為時,我們要做的,就是立刻擁抱他。
我最常跟孩子說的一句話是:「沒關係的,我陪你一起面對。」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平復下來,而不是緊張地給孩子提出解決方案、或者絮絮叨叨著講一大段道理,可以給到孩子安全感。
讓孩子明白原來害怕和恐懼在父母心中,並沒有什麼大不了,它從來不是不可接受的事情,而是可以一起去面對的事情,這便是「可控制」。
很多時候,孩子在等父母說的一句話,那便是「沒關係」:
我們從來都不是為了贏某一場比賽才參加遊戲和活動,而在面對失敗的時候,不開心也是人之常情,沒關係,我們都可以一起去面對。
當你對輸贏的平常心態度能夠更真切地傳遞給孩子時,他便可以慢慢接收到這份心意,也許前面8次還在為輸贏爭執不休的孩子,到了第9次開始,就懂得反過來安慰你說,「媽媽,輸了沒關係的,我們再來一次就好了。」
02.如果孩子總想著贏,那就不開展活動
如果孩子不想玩遊戲,原因是遊戲會讓他輸,或者他的希望是玩遊戲,但必須贏,那我們就不要開展這個遊戲。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把「不開展遊戲」的理由,明明白白地告訴孩子,比如:
「比賽一定是有輸有贏的,如果你準備好了體驗有輸有贏的過程,我們就開始玩;如果你覺得你還沒準備好,那我們可以等你準備好了再開始。」
如果孩子抗拒輸贏的心態很明顯,那麼建議平時先嘗試多跟孩子玩猜拳遊戲,它可以幫助孩子在短時間內快速體驗輸贏。
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是我們的態度,能否對輸贏保持實事求是的態度。
舉個例子,當孩子在猜拳遊戲中贏了一場,可以告訴孩子一聲「恭喜」,然後就繼續下一輪,如果孩子輸了,可以告訴孩子一聲「沒關係」,然後繼續下一輪。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也會有輸贏,同樣也可以把自己打氣的過程表現出來,因為我們的態度,往往是感染孩子的關鍵。
多跟孩子玩團隊策略性的遊戲,也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對輸贏的接受度。
團隊策略性遊戲和活動包括哪些?
桌遊肯定算一個。此外戰略性難題也同樣算一個,比如我們團隊協作中常用的荒島求生難題等等,其實都可以跟孩子規劃起來。
要記住一句話,要孩子真正積累對輸贏的平常心,關鍵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多開展此類活動,讓孩子慢慢學會平衡自己的平常心,在體驗中明白比賽一定有輸有贏。
03.不要代替孩子去面對和處理失敗
我也收到過粉絲朋友的留言,孩子在幼兒園裏老師組織他們分組比賽或者活動時,孩子如果覺得自己不能贏,他就會說我不想參加,我不想要比賽。
這些問題如果單獨來看,我們可能會陷入跟孩子的博弈,「到底要不要在這個階段裏,讓孩子積累面對比賽的勇氣和信心。」
實際上,我們的擔心有時候是過慮的,因為學校有學校的規則。
老師並不會因為一個孩子沒有準備好參加比賽,就停止整個比賽,所以對於孩子來說,這同樣是一個他需要在學校裏、班級裏去考量的問題。
把決定參加與否的權力還給他,如果孩子決定要參加,那便跟他一起做好參加的準備;
如果孩子沒準備好,真不想參加,不管出於什麼理由(害怕、無趣還是恐懼),這個理由都需要孩子去跟老師說,並且得到老師的同意。
Joshua練琴的時候也會有畏難心態,有段時間練習50分鐘,他過了30分鐘後就開始喊肚子疼,跟我說:
「媽媽,我不想練下去了,我難過,我身體真不舒服。」
但一面對要跟老師請假這件事情,孩子第一反應同樣也是害怕,他會說:
「媽媽,你來幫我說,你幫幫我吧。」
這種情況下我都會拒絕,「我可以跟你一起面對練琴的困難,比如為什麼過了30分鐘你就堅持不下去,我們可以課後想辦法改善,看怎麼樣更好。但現在是上課期間,我不可能代替你去跟老師請假。請假是你的事情,你需要向老師申請,把你的理由告訴老師,老師同意的話,我沒有異議。」
這個難題對Joshua來說,有段時間很艱鉅。
他發現自己很難向老師開口請假,或者用能夠說服老師的方式請假成功。
因為肚子疼、身體不舒服、手疼,頭暈、眼睛累,這些理由都是常見的孩子不想上課的理由,老師面對起來也是遊刃有餘。
後來Joshua主動來找我,告訴我他終於想到了一個方案,針對「為什麼過了30分鐘就堅持不下去」這個難題,他提出了拆分成2個25分鐘的建議,因為他評估過,只要拆分成2個25分鐘,他內心的畏難情緒會大大降低。
有時候把難題還給孩子,不完全是一個壞事,孩子同樣需要體驗這個過程:
即便他有畏難心,害怕輸、害怕累、不敢參加,他也需要自己去尋找協調方法。
針對輸贏和畏難心態,在課後、在家裏,我們需要幫助孩子積累面對輸贏的體驗,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孩子只有體驗過了輸贏的過程,明白了原來不管輸還是贏,父母的態度都是一如既往,孩子才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起面對輸贏的平常心。
但家庭是孩子的支柱和堡壘,不是孩子的保姆和門衛。家庭有家庭的角色,學校有學校的規則。把握好這個分寸,我們就不會總覺得父母也需要為孩子在學校裏的行為表現操碎了心。
把孩子的行為養成和習慣培養放在家庭的氛圍裏,但也給孩子自己留一個空間,他也需要自己去處理他跟別人之間的關係難題。
萌芽有話說
這個問題其實是粉絲朋友週日的留言,但我還沒回覆完全部的困惑。
她的完整提問是這樣子,我簡短把解決思路和建議分享在這裡:
「大寶最近表現出比較好強,凡事不輕易服輸,特別喜歡嘴上逞能。」
——這是一個表面信息,很多時候孩子無論是出於恐懼、害怕、無趣,抑或衝突等都會出現這樣子的行為,但很少能夠把所有的行為都歸結到這一點裏,繼續看下去就清楚了。
「例如,我們說某某小朋友是大姐姐了,他馬上就補上我也是大哥哥了,我很早就是大哥哥了。」
——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必然會經歷的過程,跟「好強、 不服輸贏、嘴上逞能」並無關係,因為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越來越棒,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
所以認可孩子想要成長的心態,告訴孩子,「對哦,我們家的寶寶也是大哥哥了/能獨立做到的事情越來越多了/我也看到了你很大的進步/你不是小寶寶了呢」,就好了。
「例如老師表揚某個同學回答真棒,他也會說我剛剛也回答對了啊」
——這部分同樣也是孩子一定會有的心態,這裡的關鍵是實事求是,如果孩子真的也答對了,跟其他同學的回答是一樣的,肯定孩子,告訴孩子,「對哦,你們兩都答對了。」
如果孩子其實沒有答對,那麼就跟孩子分析這兩個不同的答案的思路,記住關注孩子思維的過程,而不僅僅只是一個對錯,同樣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
「如果老師組織他們分組比賽或是,他如果覺得自己不能贏,他就會說我不想參加,我不想要比賽。該怎樣引導呢?」
——這個我今天文章也回答了,可以看看。
其實大家也發現了嗎?
很多時候,當我們看孩子的一項行為時,表面上看是不服氣和逞能,實際上應對方法可以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