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萌芽研究所BUD
作者:萌芽,世界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香港註冊社工,長期研究親子溝通和親密關係,創辦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
=============
我家哥哥Joshua不是馬上要讀小學了嘛,就在我陪他做幼小銜接準備的時候,我注意到很多資料上面,對於入學建議,都有一條是關於讓孩子了解和掌握思維導圖繪制方法的。
究其原因是因為小學的孩子學習的都是零碎的基礎知識,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孩子快速積累知識,有助於記憶。
比如關於「角」的認識,用思維導圖來總結,就非常清晰明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
所以對此我非常讚同。
其實在新加坡,思維導圖早已列入小學的必修科目之一。
而在歐美國家,幼兒園的孩子們都已經開始運用思維導圖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了。
只是在台灣,思維導圖在孩子們的學習中運用的還不是很廣泛。
不過作為一個很早就開始運用思維導圖、並非常喜歡思維導圖的媽媽,我早在哥哥Joshua兩歲多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讓他接觸思維導圖了,所以到了5歲時,他已經能夠將思維導圖應用得非常熟練了。
記得去年暑假,他還從學校帶回家一本厚厚的上課畫的思維導圖塗鴉本。
我也一直很想教弟弟Eric來學習思維導圖,但弟弟的氣質和哥哥Joshua差別蠻大的,弟弟的思維跳躍性特別強,平時很難真正沉下來心學習這種梳理思維的技能,所以我更傾向於用趣味性、系統性的思維導圖教材,來讓弟弟主動投入。
這兩天,弟弟終於也開始學著和哥哥一起利用思維導圖籌備、計劃、思考事情,不再像以前一樣,思維跳躍、天馬行空、不知所以然地亂來一氣了。
所以思維導圖對弟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不過可能有朋友會覺得疑惑,為什麼要這麼早教孩子思維導圖?
因為從我這幾年的觀察來看,思維導圖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幫助還不太識字的孩子,用圖形、符號、曲線等等去聯想記憶。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在學齡前培養好孩子畫思維導圖思考問題的習慣,到了上學的時候他們自然就能更自然地使用思維導圖去幫助解決學習問題。
常見的思維導圖被分為兩種,一種叫Thinking Map,另一種叫Mind Map。
我之前也教過我家哥哥Joshua繪制Thinking Map,不過Joshua現在用得比較好的是後者,目前在國內被應用得比較廣泛,而且已經被新加坡、英國列入中小學必修課裏,也是Mind Map。
所以今天也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這幾年所感受到的思維導圖在孩子學習上的助力,以及我的很多新的思考和感悟。
01.什麼是Mind Map?
大家應該都有印象,我之前在《思維導圖那麼好,其實不用等孩子大了才教》這篇文章中,曾經介紹過以8大圖示為主的Thingking Map。
而Mind Map跟它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其只有1種表現形式,就是以一個中心點為主體,向外延伸思維的圖示方式。
▲截取自《思維導圖-全腦開發遊戲書》
也是因為只有一種圖示方式,所以孩子記起來也不容易混淆和錯亂。
Mind Map的繪制過程也非常的簡單,只要掌握以下這四個基本特點,就能輕鬆上手:
①視線焦點,集中在中央事件上。
②只有1種圖示方式,從主體向四周發散支線。
③分支由關鍵詞、關鍵圖像構成。
④使用色彩、圖畫、代碼等等,來加以修飾。
簡而言之,就是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建立整體與局部、細節與執行的思考以及行為模式。
02.如何教孩子畫思維導圖?
了解Mind Map的主要特點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教孩子繪制最簡單的思維導圖了。
可能有朋友會覺得,孩子知識積累太少,擔心孩子的思維得不到發散。
其實啊,當孩子對世界有了最初步的認知時,他們的想像力就已經開始不斷生根發芽了,這是一個孩子的本能。
所以對於低幼孩子來說,想像力是最好的思維發散依賴,也是最簡單和有趣的思維導圖繪畫方式。
具體要怎麼做呢?
大家可以嘗試根據以下的步驟,來引導孩子記錄自己的想法:
第一步:找到關鍵詞,幫助孩子繪制中心圖
我們給孩子選中心圖時,從可以激發孩子想像力的實例開始,這樣孩子就不會受到過多的限制。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先設計一個有趣的場景,比如讓孩子想像一下,假設我們現在坐在一個熱氣球上,那我們可能要去做什麼事情呢?
別小看只是這麼一幅圖,孩子能想到的東西太多了。
我家弟弟Eric就此甚至想出了十多種情況,什麼去追小鳥、去看外星人、去海島旅行等等。
不過這裡想給大家提個醒,在選擇中心詞的時候,要盡量避免一些空洞、無內涵、描述表面現象的詞,比如樹葉、桌子等等代表物體的詞語。
這種主題雖然沒錯,但由於概念太小,發散出來的詞沒有關聯和邏輯,孩子很難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第二步:引導和啟發,幫助孩子找到第一分支
在繪制第一個分支的時候,盡量引導孩子分散出沒有交集的事件,可以是現實的,可以是想像的,也可以是從故事裡衍生出來的。
比如去遊太空、看外婆、環球旅行、慶祝節慶等等,讓孩子發想思考,能坐著熱氣球去做的事情都有哪些。
我們不用太在乎孩子的想法是否符合常理,是否正確,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的思維延伸出去。
第三步:發散腦洞,引導孩子延伸出第二分支
選定好了幾個不重疊的方向之後,就可以跟孩子進行討論了。比如我們可以這樣向孩子提問:
- 如果暢遊太空,你覺得會遇見什麼?
- 從看望外婆,你能聯想到哪些故事的主角?
- 去旅行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在海裏游泳還是在沙灘上撿貝殼?
- 慶祝兒童節除了坐熱氣球,還會做什麼呢?
- ……….
通過引導提問的方式,我們可以教會孩子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記錄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不僅能提高孩子想像力的更多維度,同時還能幫助孩子學習細化和分解事件,使想法在不同的場景裏變得更具象化。
03.教孩子運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學習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能把思維導圖運用起來的地方也非常多。我們可以借助於隨手拈來的中心事物,幫助孩子運用思維導圖。
比如就周末出行這件事,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畫出幾種交通工具,分析每種交通工具的優劣,最後篩選出最適合的。
還有平時教孩子整理房間,也可以用思維導圖來進行事物分類,來檢驗其合理性等等。這些都是可以用起來的。
不過思維導圖在學習中的應用,我們也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學習英語單詞,我覺得思維導圖是最好用的了。
- 按照單詞的不同屬性,來進行分類記憶。
我們可以按照食物、動物、顏色、地點、天氣等性質進行歸類,比如以天氣為中心單詞進行整理,或者以「雲」為中心詞來展開。
也可以根據單詞詞義來找到對應的圖片、顏色來輔助記憶。
還可以根據某個場景,來記憶一整個系列的單詞。
比如Joshua就曾經在去超市前,繪制了一張長長的購買清單,所有跟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都可以用來幫助孩子記憶相關的單詞。
除此之外,教孩子用思維導圖來背古詩,其實也是一個很新穎、有效的背誦方法。
▲ 摘選自《思維導圖全腦開發遊戲》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思維導圖還是一個非常適合用來進行時間管理的工具。
▲ 以時間管理為中心詞延伸的思維導圖
04.思維導圖啟蒙的注意事項
聊了這麼多,不知道大家是否對教會孩子用思維導圖,有了更多信心呢?
不過我還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給孩子選思維導圖教材的一些注意點。
- 選擇體系化的教材
現在國內關於思維導圖的書籍真的太多了,在書店隨便逛逛都能看到一大堆,網上搜搜也非常多的種類。
但坦白說,真正適合孩子從入門到進階、循序漸進掌握思維導圖精髓的教材卻很少。
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理解能力的發育程度是不同的,真正好的教材也應該是成體系按梯度進階上升的。
它的研發體系一定是和孩子的能力發展相匹配的。
系統化的高效思維訓練遊戲書,會分門別類的按主題幫助孩子提升學齡前需掌握的技能。
比如按能力板塊,分為想像力、觀察力、專注力、判斷力、空間認知、記憶力、創造力、邏輯思維八個角度,每個板塊設計不同類型的題目,就能夠更深入、全面地提升學齡前兒童的思維能力。
- 選擇貼近孩子生活的教材
好的教材,載體一定是貼近孩子生活,孩子所熟悉的。
當我們可以用孩子最喜歡的故事作為導入,再通過遊戲的方式進行練習,整個過程就會輕鬆又有趣。
場景化的主題設計,孩子很容易就能把自己代入進去。
舉個例子,現在我們要跟小熊一起過河,能幫助我們渡河的工具有哪些?過河之後又會發生什麼故事?
▲ 摘選自《思維導圖全腦開發遊戲》
讓孩子仔細觀察圖中都有哪些工具,並思考除了這些工具之外,還有什麼沒畫出來的工具也可以用?
讓孩子自己拿起紙筆寫一寫、畫一畫,他們就會發現答案就在腳下,而且方法原來真的比困難多。
▲ 摘選自《思維導圖全腦開發遊戲》
- 讓孩子可以像刷題一樣運用思維導圖
其實這幾年來,我也看過非常多的思維導圖相關的書,主要是講解太多,理論太多,孩子真正可以反覆練習使用技巧的很少。
讓孩子能以刷題的方式進行深入練習,我感覺是最有幫助的。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學習更多地是反復去做同一件事,才能夠真正領悟其中真諦。
▲ 摘選自《思維導圖全腦開發遊戲》
像我家弟弟Eric,從最簡單的題型開始一步一步刷,他自己可以慢慢去發現其中的規律,那些變化的和一直不變的元素都有哪些。
從最簡單關鍵詞,到最後完成一整幅概念和分支龐大的思維導圖,這是一個孩子去領悟的過程。
我自己特別深刻的體驗就是,孩子真的需要像刷題一樣,一本一本地體驗完,才能夠真正能夠理解思維導圖的魅力,同時這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用大量的環境浸泡,讓孩子學習如何深入地掌握一個能力,也是我這幾年陪孩子成長和學習的體悟。
有一份好的工具、一套好的教材幫助,確實可以讓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學習更多、思考更多,從裡面總結出好的經驗,給孩子薄弱的部分更多針對性的指導方法。
這些都是我們父母成長的基本功、早教啟蒙的關鍵點。
掌握思維導圖的孩子,且不說是不是一定會比其他孩子在學業上更有優勢,但他們一定有能力把知識或信息和思考的結果與視覺聯繫起來,更有效地去記憶、提出創意,節省學習的成本。
不管對於任何一門學科,思維導圖都能讓孩子更好的梳理架構,擺脫「思維路癡」的困境。
提早讓孩子學習用好Mind Map,也是旨在幫助提升學習效率,甚至培養創作的能力。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停止思考的是,如何階梯式地幫助孩子綜合發展能力,這也是我在輔導孩子學習時候的原則。
市面上關於思維導圖的教輔書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據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