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本文來源:洞見
微信id:DJ00123987
作者:韓九叔
諸葛亮曾說:「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心,勿持功而失信。」
自恃身份,臉上寫滿優越感的人,非但得不到別人的尊重,還會處處樹敵。
正如一位哲人所說:
「如果你要得到的是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的是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
做人最大的教養,是沒有身份感。
不以勢壓人,才會得到他人的敬重。
倉央嘉措說:「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
許多人以為,尊重是一種仰視,是弱者對強者的崇拜,是小輩對長輩的恭敬。
事實上,尊重是一個人的教養,從不對上卑躬屈膝,對下目中無人。
總有一些人,自我感覺膨脹,唯我獨尊,別人通通要為自己讓道。
去餐廳吃飯,就對服務員顯示自己的優越感;搭車時,就對司機顯露優越感。
看到身邊人的失誤,則要自命不凡地指出錯誤,只為了刷存在感,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他們絲毫不顧及別人的心情和面子,還以為給人上了一課,得意不已。
殊不知,在公共場合給人難堪,是最沒有教養的行為。
二戰時期,有一張照片廣為流傳,記錄的正是英國國王到倫敦的貧民窟視察的狀況。
只見他站在東倒西歪的房子門前,禮貌地對里面的老太太說,「請問我可以進來嗎?」
原,真正有教養的人,早就忘了自己的「身份」,放下了自己的優越感。
我們都是蕓蕓眾生的一員,雖然有貧富之差,但沒有貴賤之別。
你對待他人的態度里,藏著你的教養。
劉慈欣曾說:「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可笑的是,仗著身份感行走社會的人,往往缺少真材實料。
他們需要身份感,給自己裝點「門面」;無形中,這也暴露了他們的外強中幹,底氣不足。
真正的有本事的人,能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對待任何人都不會托大。
學者梁衡曾說過一個故事。
一個恃才傲物的大學教授,有樣學樣寫了個書稿寄往出版社,偏偏等了幾個月還沒回音,只好主動去催。
他很自信自己的「水平」,因為自己光是頭銜,就占據了大半頁紙。
出版社編輯也沒有為難,費心抄下大學教授的20多個頭銜,正文卻只有八個字:
「水平不夠,恕不能用。」
如果沒有真才實學,人的所謂各種身份,都是紙糊的老虎,起不到半點作用。
俗話說,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
只有裝不滿的瓶子,走起路來才會晃里晃蕩。
直到裝滿後,才會變得四平八穩。
有真知灼見的人,從不迷戀身份感。
不必顯擺自己的「依仗」,換取所謂的認同感。
《菜根譚》中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骨子里有一份謙卑的人,最是踏實實在,最能以德服人,以能力服人。
在私底下,他們不會自恃過往取得的成績,以不卑不亢的姿態示人。
如果來往尚淺,你不會意識到他們的獨特;能看到的,只有乾淨的外表,平和的態度,仿佛他們也沒意識到自己很「了不起」。
國學大師章太炎給後人的遺訓說:
凡人總以立身為貴,學問尚是其次,不得以富貴而驕矜,因貧困而屈節。
他的孫子是一位民辦教師,每天一身藍佈中山裝,教書育人沒有一絲懈怠。
陳丹青和這位教師做了幾十年鄰居,才知道他的「顯赫」身份。
在人的一生中,會遇到無數人。
有些人舉止平凡,卻成就非凡;有些人言行高調,卻淺陋無知。
雖說謙卑並不能直接成就一個人,但卻能促進一個人的修為。
他們從不看輕別人,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也不奢求完美,因為追求極致的過程,永無窮盡。
太過注重自己身份的人,往往局限於自設的困境中,自以為是,難有作為。
古往今來的大英雄、真豪傑,也有遲暮、謝幕的一天。
何況平凡的我們,實在不必把自己看得太重。
真正優秀的人,是內斂的。
因為有自知之明,故而能走得更遠。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