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別和打擊你的人在一起!

作者:素衣回中原

01.

為什麼一開始日子過得好好的,後來卻慢慢變了調,開始不快樂了呢?

當我們感覺到了壓抑,正是因為有人在試圖壓垮我們,限制我們,這類人非常擅長打擊他人信心,扼殺他人夢想。

製造壓抑的這類人,可能是我們的上司、同事、朋友,甚至是我們的至親。

小雯是在父親的打擊中長大的。

上學時成績優異,但從未得到過父親的肯定,「你考不上的,別白費力氣。」

於是,她考上了全國最好的大學。

大學畢業順利進了最熱門的外企,拿著高於其他畢業生的月薪,前途一片光明,全校也沒幾個人能超過她的薪資。

「你怎麼連妹妹都不如?」

沒上大學的表妹去了日本打工,月薪是她的一倍,父親心裡不平衡。

畢業5年後,她拿到了年薪百萬,那是十年前。

父親繼續攀比:

「鄰居的華子現在已經月薪5萬了,你怎麼才這麼點?讀了這麼多書,連一個專科生都不如?我看你這樣下去,永遠都買不起房子。」

她不予理會,忍著不說。

35歲,父親來幫忙帶外孫,當著孩子的面抱怨:

「你的孩子是怎麼回事,縮頭縮腦的,見了老師都不知道打招呼,別的孩子一個個的要多機靈有多機靈。」

她只好耐心的解釋,每個孩子個性不同,禮貌這方面會想辦法引導,不愛說話也不算是什麼大毛病。

後來有一次,孩子遇到不會的題目去請教外公,這位外公一如既往的嘲諷:

「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啊?你真笨!」

孩子戰戰兢兢,不敢吭聲。

這句話正好讓下班到家的她趕上了,她瞬間就炸了,三十多年的壓抑終於沸騰,再也壓制不住。

她說:

「我的孩子我自己教,請您不要再用這樣的話來說他。」

「您一直說我沒出息,我才三十多歲,還有機會翻盤。」

「不過,就算我注定平庸,難道就不活了嗎?」

「人這一生就只有賺錢這一個衡量標準嗎?」

「我今天也要反問一句,您這一生創造了多少錢?」

「您怎麼不和那誰誰誰的爸爸去比?……」

一席話說得父親啞口無言,世界頓時清靜了。

02​.

深夜收到好友雙雙的訊息:

「今天我離婚了,只想告訴你。」

「恭喜你,終於解脫了。」

難免唏噓一場。

十年前,我們個個都在羨慕雙雙的公主命。

剛畢業就風光大嫁,婆家是南部有頭有臉的人物。

彼時她已經在台北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因為要結婚,就沒去報到,直接留在了南部,聽從婆家的安排進了一家公司上班,婚後迅速懷孕生子,一兒一女,風光占盡。

我們還在苦哈哈的跟陌生人合租房子時,雙雙已經在自家透天的院子裏安靜的喝下午茶了。

不鹹不淡的工作只是副業,她的主業是帶好一雙兒女,反正有老公賺錢養家。

她的朋友圈堪稱中產階級女人精緻生活的樣本,隔三差五曬老公送的節慶禮物,曬自家小院的花草四季,曬孩子們去各地旅行。

沒有出軌,沒有婆媳矛盾,驟然離婚,親人們完全無法接受:

「會不會是你太矯情、不惜福?你老公對你多好啊!」

「太壓抑了,」雙雙說,「這段婚姻裏,我每天都在被否定,在他眼裏我就是全天下最笨的人,做再多都只會惹人嫌棄。『沒腦子』是他對我說過最多的一句話,我這十年大概聽了有一萬多次吧。」

「我懂。」

03​.

真正傷害我們的,恰恰是身邊最親的人。

在外無論受了多少委屈,只要到家能有一口熱湯、一句暖心的話,再大的委屈都能吞下。

可是,有多少人,在外受著委屈,在家繼續被潑冷水?

「怎麼不早點回來?有那麼多班要加嗎?」

「你心裡還有這個家嗎?從孩子出生到現在,你陪了幾天?」

「跟你怎麼就是說不通呢,死腦筋,完全不在一個頻道!」

「放棄吧,你這樣根本行不通!」

「那個誰都年薪百萬了,你呢?」

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只會越來越壓抑、越來越不快樂,身體也更容易生病。

美國的精神科醫師大衛霍金斯博士,曾做過百萬次案例研究,他認為,意念的力量不可小覷,當一個人充滿負能量的時候,不僅傷害到自己,也會讓整個周圍環境磁場惡化。

嗔恨、指責、怨恨,常常是導致癌症、心臟病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負能量,當然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沒有哪個成功人士,是把抱怨和指責掛在嘴上的。

與其抱怨,不如花時間去改變。

我們會發現,很多習慣了打擊別人的人,三年五年,抱怨的還是同樣的問題,沒有任何長進。

不是因為別人沒有長進,而是,抱怨者的眼界就只有那麼大,就算給他一個太陽,他也只會去關注陽光下的陰影。

04​.

沒人喜歡負能量。

負能量的人,非常善於拖垮正能量,吸引來的也多那些跟他一樣陰鬱的人,相互在負能量的磁場裏,消耗著千篇一律的人生。

曾經有個閨蜜群,大家一起聊夢想,話家常,對抗中年生活的各種七年之癢。

後來進來了一個怨婦,開始吐槽工作上、家庭裏的各種大小糟心事,上司、同事、婆婆、老公、鄰居,一切令她不快樂的人和事,都要拿到群裏輪流數落一遍。

一開始,姐妹們都來開導她,希望把她拉回到正軌。

後來發現,無論怎麼勸解,她全然聽不進去,抱怨的內容千篇一律、抱怨的頻次越來越高。好好的閨蜜群變成了怨婦的垃圾桶。

終於,好心勸解的姐妹無力再勸,大家心照不宣的開始保持沉默,並悄悄開了一個新的沒有怨婦的群。

如果你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人,請果斷遠離他。

你的時間很寶貴,應當分給靠譜的人和事。